师资队伍
全部

联系电话 :010-68918584
E-mail :6120220160@bit.edu.cn
办公地点 :3号教学楼123
- 所在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
- 研究方向活性毁伤弹药战斗部技术
- 教育背景2008年9月—2012年7月 中北大学151amjs澳金沙门 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 本科
 2013年9月—2016年3月 151amjs澳金沙门 毁伤与弹药工程专业 硕士
 2016年9月—2020年3月 151amjs澳金沙门 毁伤与弹药工程专业 博士
 
- 工作经历2022年4月— 2022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
 2022年8月至今 151amjs澳金沙门 助理教授/特别副研究员/硕士生导师
 
- 学术成果成果简介: 长期从事活性毁伤材料及其应用于各类战斗部的研究,作为项目负责人/主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军兵种装备型号研制、演示验证、基础加强和应用推进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,通过国防科技成果鉴定1项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授理/授权发明专利12项,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。获中国2020年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与2021年度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后。 代表性成果: 1. Penetration behavior of reactive liner shaped charge jet impacting thick steel plate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. 2019, 126,76-84. 2. Effect of wave shaper on reactive materials jet formation and its penetration performance. Defence Technology. 2019,15,495-505. 3. Penetration Behavior of High-density Reactive Material Liner Shaped Charge. Materials. 2019, 12, 3486. 4.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of PTFE/Al/Cu/Pb composites and application in shaped charge liner. Defence Technology. 2022(18):1578-1588. 5. Damage behavior of the KKV direct hit against fluid-filled submunition payload. Defence Technology. 2022(18): 2052-2064. 6. 活性复合射流侵彻多层间隔靶毁伤行为. 兵工学报. 2023,44(2):325-333. (封面论文) 7. “Study on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and Coherency of PTFE/Al Reactive jet”在3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allistics (国际弹道学会议)上荣获“NEILL GRIFFITHS MEMORIAL AWARD”,目前国内唯一。 
- 教学工作1、主要讲授课程:
 (1)本课生课程《导弹大观》、《弹药工程设计》、《智能装备工程概论》
 (2)研究生课程《易损性分析与毁伤评估》
 2、获北京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
 
- 荣誉奖励1、2020年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
 2、2020年度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
 3、2020届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
 4、2021年度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后
 5、2023年度“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”主要完成人
 
- 社会兼职Defence Technology、Materials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
